文丨股点网
中童传媒记者 原野
市场内卷之下,
2025年的中国奶粉行业步入配方竞赛深水区。
中童研究院《
2025奶粉行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4年至2025年度,奶粉消费方面,育儿家庭精细化意识占比达到了79%,
在选择奶粉时主动关注配方细节,期望奶粉能为宝宝提供更为科学全面、精准适配的营养支持。
展开剩余92%聚焦到供给端,配方卖点趋于雷同,难以形成品牌间的有效区隔,各大乳企纷纷将目光投向蛋白质这一基础却关键的营养素,试图通过精准科学的差异化博弈,在红海竞争中开辟新的价值高地,破解同质化困局,重塑市场竞争力。例如,从精准模拟母乳蛋白结构的配比优化(高乳清蛋白占比),到挖掘小众功能蛋白的活性价值(乳铁蛋白、骨桥蛋白),再到针对易敏宝宝的
A2型蛋白等。
A2型蛋白
在牛乳基配方奶粉中,
酪蛋白
是主要的蛋白质类型,
其中
β-酪蛋白约占总蛋白的36%,是关键的生物活性成分。
β-酪蛋白包含A1和A2两个重要亚变体,A2
型蛋白在
消化时不会产生有害肽段
(
β- 酪啡肽)
,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。
β-酪蛋白消化产生的酪蛋白磷酸肽(CPPs)是钙等矿物质的优质载体(尤其擅长结合钙离子),并能抵抗酶水解,从而
提高
矿物质在肠道的吸收效率与稳定性。
此外,
β-酪蛋白还具有促进肠道黏膜发育、调节免疫平衡、抗菌及辅助降压等作用。
因此,
A2型蛋白已从一个单纯的成分差异,成为高端奶粉市场的价值符号。
各大乳企对A2型蛋白的深入研究与精准应用,成为奶粉品牌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靶点。
其集消化亲和、矿物载体与免疫调节于一体的综合优势,从生物学本质上重新定义亲和吸收的下一代营养解决方案。
例如,
a2牛奶公司凭借“A2型蛋白质更亲和人体”的核心卖点迅速占领市场高地,
旗下a2至初奶粉以“100%纯正A2奶源”精准定位易敏体质宝宝,在国内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长期稳居销量前列,引领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布局A2赛道,推动该细分品类从小众高端向主流选择快速跃升。
乳清蛋白
在母乳的蛋白质组成里,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是主要成分,其中
乳清蛋白
占比相对较高,
并且这一比例会随着哺乳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所波动股点网。
比如在初乳阶段,乳清蛋白占比更高,可达
90%左右,这有利于新生儿消化吸收;随着哺乳期推进,到成熟乳阶段,乳清蛋白占比大概在60% - 70%。与之相比,牛乳中乳清蛋白仅占约
20%~30
%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婴幼儿配方奶粉要去模拟母乳的蛋白结构,增加乳清蛋白比例的原因。
因此,新国标(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
婴儿配方食品》(
GB 10765-2021)与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》(GB 10766-2021))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比例作出了明确规范。
1段奶粉(0-6月龄)要求乳清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必须≥60%,2段奶粉(6-12月龄)规定乳清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需≥40%,3段未做要求。
这一强制标准推动奶粉配方更贴近母乳的蛋白质配比,适应
0-12月龄婴幼儿娇嫩的消化系统,提升蛋白质消化吸收效率,降低肠胃负担,从而保障婴幼儿早期营养的科学性
和
安全性。
基于此,乳企聚焦乳清蛋白这一关键营养素,通过原料组合创新与工艺突破,在乳清蛋白占比上实现跨越式提升,通过科学添加脱盐乳清粉,将奶粉乳清蛋白占比推高至
70%-90%,远超新国标≥60%的基础要求,形成鲜明的“高乳清配方”差异化标签。例如,
圣元优博
9月推出的
全新初乳配方奶粉,
乳基原料采用100%生鲜乳清,乳清蛋白占比高达90%以上,超过行业多数产品的乳清蛋白含量;
宜品
推出的行业首款添加双HMO的100%羊乳清占比的绵羊奶粉——
宜品铂能,
以顶配营养体系,构筑强劲的差异化产品竞争力。
乳铁蛋白
乳铁蛋白
作为婴幼儿营养领域的明星成分,是母乳中天然存在的关键免疫活性物质,对宝宝健康成长
主要有以下作用
:一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活性、调节免疫因子分泌,强化机体防御能力;
二
是凭借对铁离子的高亲和力截留病原体所需铁营养,发挥广谱抗菌作用;
三
是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、维护微生态平衡,助力肠道发育与屏障功能完善
;四
是作为
“天然铁载体”提升铁吸收率,预防缺铁性贫血
。
据中童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,在近
430款新国标系列中,
额外添加乳铁蛋白营养元素的产品系列约有220款,占比超过50%。
数据表明,在新国标框架下,乳铁蛋白正从可选添加向主流添加趋势演进,其在婴幼儿营养补充中的价值已得到行业广泛认同,成为众多乳企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切入点之一。
临床儿科杂志一篇研究显示,早期母乳(
<28天)中乳铁蛋白平均含量为4.91g/L股点网,成熟母乳(≥28天)平均含量为2.10g/L。基于母乳密度近似1g/mL(即1L母乳≈1000g)的换算,
早期母乳每100克中乳铁蛋白平均水平约为491mg,成熟母乳每100克中乳铁蛋白平均水平约为210mg。
中童研究院在新国标奶粉配方专项盘点中发现,
在近
430款符合新国标的奶粉系列中,乳铁蛋白含量超过200mg的产品只有14款,
在整体新国标产品中占比为3%。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,目前多数新国标配方奶粉在乳铁蛋白这一关键营养成分的添加量上,与母乳的天然水平仍存在显著差距。因此,如何通过工艺优化与原料创新,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乳铁蛋白添加量,使其更接近母乳的免疫保护水平,已成为奶粉企业研发突破的重点方向。
注: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公开网络资料整理,可能存在遗漏情况,欢迎在评论区补充,我们将持续更新统计库
骨桥蛋白(
OPN)
骨桥蛋白(
OPN),
一个比乳铁蛋白还要珍稀4倍的乳源活性蛋白。
骨桥蛋白最早于
1985年在成骨细胞中被发现,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及体液(血液、人乳等)中的多功能活性蛋白
,其中乳汁中含量最高
。研究表明,
乳源性
OPN具有独特的消化耐受特性,能够抵抗胃肠道消化过程,在消化道内保持生物活性并发挥作用
。
这一活性蛋白对婴幼儿健康具有多方面促进作用,是保障生命早期全面健康发育的关键活性营养素。例如支持免疫系统平衡与功能成熟,增强免疫细胞活性;促进肠道免疫功能发育,助力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等。
但牛乳中的骨桥蛋白(
OPN)含量与母乳相比存在显著差距,
牛乳中OPN含量仅为母乳的约10%左右,
这种天然含量的差异,当前婴幼儿配方奶粉需通过额外添加OPN来模拟母乳营养。
2023年3月6日,
欧盟正式批准乳源性牛骨桥蛋白
(具体产品为
Arla Foods Ingredients旗下的Lacprodan® OPN-10)作为新食品原料上市,
允许应用于婴儿配方奶粉、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及幼儿乳饮料等产品类别,规定其在即食状态下终端产品的最大添加量为151mg/L。
目前
,
食品中应用的
OPN主要通过牛乳分离生产,其在牛乳中的天然含量约为17mg/L,低于乳铁蛋白(含量为80
~
100mg/L)。
叠加
OPN分子结构复杂,分离提纯工艺难度大,供应量
极为有限
且
成本昂贵,
市场应用普及度不高。尽管如此,包括
伊利、飞鹤、君乐宝、惠氏、合生元
等在内的头部奶粉品牌
,都
推出
了
主打
OPN
营养
的产品
系列,但由于原料稀缺性限制,其应用范围与添加量相对有限,市场热度不及乳铁蛋白。
今年
5月,
英国合成生物学公司Better Dairy宣布已成功实现母乳活性成分骨桥蛋白(OPN)的精准发酵生产,并正在推进GRAS(美国食品安全性认证)流程。
未来,这项生物合成技术的突破和应用,有望显著降低OPN的生产成本和大幅提升产量,为OPN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食品中的更广泛应用奠定基础,有效缓解当前因提取难度大、供应稀缺而导致OPN应用受限的行业困境,推动这一关键活性成分的普及与营养价值的充分发挥。
免疫球蛋白(
IgG)
免疫球蛋白
,
顾名思义是一类对免疫系统发挥关键作用的活性成分。
这类由淋巴系统产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,对增强婴幼儿免疫力具有显著作用。乳类中含有五种基本类型的抗体
——
IgA、IgM、IgD、IgG和IgE。
其中,母乳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成分是IgA,而牛乳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为IgG,且牛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总量明显低于母乳。
而且
牛乳中的
IgG在婴儿胃肠道内容易被消化酶分解,难以像母乳中的IgA那样在黏膜表面发挥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。
因此,部分奶粉企业采用后添加工艺,即将
IgG与其他基料分开处理,避免高温加工,
在奶粉干燥成粉后通过低温混合工艺将其添加到成品中,保留
IgG
生物活性。
也有一些乳企已开始应用独特的低温工艺技术,成功使免疫球蛋白
IgG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保持活性状态,更有效地发挥其免疫保护作用。这也意味着通过工艺优化,让配方中的IgG更好地模拟母乳中IgA的特性与功能,已成为母乳仿生配方研究的重要方向。例如,
君乐宝
今年5月推出的
"脑体双优"配方奶粉,
通过自主研发的专利工艺技术,有效保留了奶粉中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活性。
对品牌而言,
谁能更精准地把握这些关键蛋白的组合逻辑,谁就能在差异化竞争中占据先机;
对消费者而言,
读懂这些蛋白背后的科学价值,才能为宝宝选出真正适配的好奶粉。毕竟,所谓好奶粉股点网,不过是把母乳的智慧,用科技的语言翻译得更精准、更亲和罢了。
发布于:北京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